浠水县“三万”活动工作总结 |
时间:2015-06-30 15:15:02 来源: 作者: |
中共浠水县委 浠水县人民政府 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浠水县自今年元月起至5月底,在全县开展了第五轮“三万”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基本实现了密切联系群众,增进与人民群众感情、切实转变作风,锻炼党员干部的根本目的。现将第五轮“三万”活动总结如下: 一、坚持实事实办,确保了活动取得实效 浠水县继续坚持全面覆盖、普遍受益的原则,派驻649个“三万”工作组,进驻全县所有行政村开展第五轮“三万”活动。在新一轮“三万”活动中,浠水县为群众兴办实事实行“1+4”工作机制,把实现村村通客车作为第五轮“三万”活动的“规定动作”,把推进农村风格化社会管理建设、农村村庄整治、植树造林和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作为“三万”活动的“自选动作”。 浠水县计划筹措资金1.2003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7461亿元,在农村村村通客车、农村网格化社会管理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村村庄整治、植树造林、农村社会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兴办实事1522件。到目前,所以兴办实事工程已全部完工。 1、村村通客车建设基本完成。截止到5月25日,全县649个行政村,已通客车的有635个村,其中2015年新增通客车行政村78个,未通客车的只有14个村,“村村通客车”覆盖率由85.8%上升到97.8%。 全县16个乡、镇、场、区,已完成路基加宽和路肩培土620公里,新建连通循环路17公里、错车台645个、安保设施245公里,改造危桥1座,维修候车亭3座、新建招呼站180个。 2、农村全面实现网格化管理。目前已完成城区15个社区的167个网格和全县16个乡镇(场、区)649个村的3674个网格划分工作,各管理网格实现无缝拼接。在各乡镇(场区)设立了网格中心,各村社区设立了网格管理站。全县16个乡镇(场、区)网管中心均已与网格中心对接,系统正式运行。所有村社区已与县乡平台对接。全县各地共配备网格员3674名,其中采取村组干部兼职方式配备网格信息员3394名。配备网格信息管理员649名。在推进农村网格化建设的同时,积极构建农村网格化建设管理机制。制订出台了《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流程》、《网格站工作职责》、《网格员工作职责》等一系列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工作管理体系,为进一步推进农村网格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3、植树造林蔚然成风。浠水县以建设“秀美浠水”为目标,以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县”与“园林城”双创为抓手,扎实推进绿满荆楚行动。全县共完成义务植树120万株。完成林地清理、整地和造林32400亩。完成村庄绿化植树220万株。全县完成通道及水系绿化清理265.2公里,完成植树7.2万株。 4、村庄整治效果明显。针对农村畜禽粪污污染严重的实际,浠水县制订了《浠水县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和《浠水县浠河污染整治工作方案》,并着力推进畜禽养殖场的关停并转,从源头治理环境污染。以白莲河库区周边的白莲镇和绿杨乡为重点,着力推进白莲河库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建设,建立生活垃圾焚烧站。目前,已完成焚烧站前期勘察、设计、选址、征地和土地平整工作,焚烧、清运、收集设备已完成标程序。以清泉镇、兰溪镇、丁司当镇、经济开发区为试点,采取垃圾PPP处理模式。已与深圳龙澄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黄石深港环保公司等多家专业性公司洽谈合作有关事项,即将进入招投标程序并予以实施。 5、推进农村基层设施建设。以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良好成效。目前,全县已开工各类水利工程7255处,完工2080处,占28.7%。完成投资0.735亿元,占计划任务的25%;完成土石方317.03万方,整修扩挖塘堰2800余口,清淤渠道500公里,新增蓄水能力600万方。 二、坚持落实责任,保证了活动有序推进 浠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一轮“三万”活动,全省、全市“三万”活动动员会后,迅速召开县委常委专题会议,传达学习省、市有关精神,研究出台了浠水县第五轮“三万”活动实施方案。并于元月27日组织召开了全县第五轮“三万”活动动员培训大会。 同时,通过健全体制机制,落实工作职责,确保第五轮“三万”活动取得实效。建立了“四大家”领导包片责任制。在县“三万”活动实施方案里,安排2-3名“四大家”领导联系一个乡镇(场、区),负责乡镇(场、区)新一轮“三万”活动的指导、组织和检查督办工作。同时,每个乡镇指定一个县直部门为新一轮“三万”活动牵头责任单位,由牵头单位指定一名领导协助县领导做好“三万”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并落实了“四大家”包片领导、牵头责任单位和所联系乡镇(场、区)为乡镇(场、区)“三万”负总责的工作机制。通过建立各负其责的管理机制,有力保证了“三万”工作队的工作效率。自开展活动以来,浠水县扎实做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积极宣传政策。“三万”活动动员会后,省、市、县三级“三万”工作队员迅速到村到岗,积极开展宣传政策活动。通过举办宣传栏,张贴宣传标语,到农户中走访,召开村组干部会、党员代表会和户主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委2015年关于“三农”工作的文件精神,宣传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特别是抓好农村产权登记、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等有关政策,宣传中央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增强全民法制观念的大政方针,宣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等。同时,县“三万”办还积极向各乡镇(场、区)组织编发了党的强农惠农政策、村村通客车宣传资料和计划生育政策宣传资料,就党的农村政策、农村客运业有关政策和计划生育政策进行广泛宣传。在第五轮“三万”活动中,浠水县“三万”工作队共走访农户23.08万户,召开各类会议1302次,印发宣传张(册)20万份。 2、开展走访慰问。针对在春节期间,大批农民工返乡的有利时机,各级“三万”工作队积极开展走访慰问活动,走访慰问老党员、老干部、返乡农民工、生活困难群众等,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群众中去,同时,广泛征求农民群众对建设新农村的意见、“三万”活动兴办实事的建议和要求,与农民群众增进互信、增进感情。57岁的省统计局胡大华副局长,自“三万”活动开展以来,坚持与“三万”工作队员一起长驻住点村,并带领局机关中层干部到四个住点村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扎实的工作作风让人感动。市规划局局长王日晖亲自带领局领导班子成员及中层干部到住点村深入到农户与户主拉家常,听意见,对贫困户进行了慰问,并结合部门职能优势,对住点村清泉镇桃树窝村新农村建设进行设计规划。省市领导接地气的工作作风,在住点村引起热烈反映。我县“四大家”领导和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也在去年农历腊月底,分别到“三万”活动住点乡镇(场、区)深入开展走访慰问老党员、老干部和生活困难群众活动,确保他们过上一个安乐祥和的新年。自开展活动以来,浠水县共慰问贫困户3200户,发放慰问金共180.29万元。 3、开展摸底调查。新一轮“三万”活动继续像上一轮“三万”活动一样,实行“1+X”办实事体制。其中的“1”就是省里规定的必须完成的工作:村村通客车。为此,县“三万”办组织了对农村通村路情况、通村路通客车情况进行了广泛的摸底调查,了解了全县农村交通状况。根据摸底调查的情况看,全县通村公路共4206.5公里,除了2014年团陂镇大部分通村公路实现了通客车(县交运局先行试点),村村通客车配套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实行了农村客运实体化运行模式,取得经营资格外,其它乡镇(场、区)农村客运市场均未实现规范性运作。 在摸清全县农村公路通客车情况的同时, “三万”工作队还通过搜集广大农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实际问题、住点村村级集体经济现状等,认真了解和掌握了住点村底数,为制订切合实际的办实事方案,有的放矢地为群众办实事打下了扎实基础。 4、制订实事方案。县里要求,以乡镇(场、区)为单位,除了要完成村村通客车的“规定动作”外,要结合本地实际,集中为群众办2-3件实事,确保办实事有效率、有影响。全县“三万”工作队结合召开群众大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和户主会,广泛征求人民群众意见,掌握和了解了驻点村真实情况。坚持办实事不好高骛远,实事求是,切合实际的原则,与各乡镇(场、区)以及各行政村商定需要部门扶持办的实事,并结合村情,制订出前瞻性强、操作性强的办实事方案。 5、扎实兴办实事。第五轮“三万”活动自2月中旬进入兴办实事阶段以来,各级“三万”工作队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采取得力措施,推进村村通客车建设、农村网格化社会管理建设、农村村庄整治、植树造林和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各单位一把手始终把“三万”活动紧紧抓在手上,定期听取“三万”工作队工作情况汇报,不定期深入到驻点村了解兴办实事工程进程,现场帮助驻点村解决推进工作的困难和问题。“三万”工作队员坚持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既在兴办实事工程建设进程中督促工作进度,监督工程质量,又与群众拉近了距离,增进了感情。 三、坚持突出重点,做到了“规定动作”不走样 在第五轮“三万”活动中,浠水县坚持把实现村村通客车作为工作重点,紧紧抓在手上,不断明确责任、强化措施,推进村村通客车相关工程建设,确保实现村村通客车,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 1、试点先行,示范引路。为不断探索村村通客车经验,为在全县全面推进村村通客车打下扎实基础,全省全市第五轮“三万”活动动员会后,浠水县迅速行动,确定将总里程长16.5公里的丁司当镇夏家河村至陶刘冲村联村公路作为全县村村通客车示范路。采取县“三万”活动领导小组负责综合协调,县交通运输部门负责设计指导,镇、村负责筹措资金、工程施工和村村通客车营运体系建设的方式,集中时间、集中人力物力,着力推进县级村村通客车示范路建设。并在今年农历新年前全面完成道路施工工程,并组建了营运车队。 在此基础上,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全县“三万”活动现场推进会,大力推广丁司当镇成功经验。并要求各乡镇(场、区)确定2条村村通客车示范路。现场会后,各乡镇(场、区)迅速确定了2条村村通客车示范路,并在县交通运输部门的指导下,制订了通客车示范路详细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了乡镇(场、区)主要领导为示范路建设主要责任人,细化了通村路路面修复改造,增设候车亭、错车台、路侧护栏、警示桩、警示墩、反光镜、减速带、路示牌和通村路绿化等示范路建设内容。并在4月中旬前完成村村通客车示范路土建工程建设和安保设施安装工程。在此基础上,各乡镇(场区)自行适时召开村村通客车现场推进会,示范引路,全面推进。 2、落实责任,强力推进。浠水县把“三万”活动列入县“四大家”领导“领带驻连”示范工程的主要任务,一名领导联系一个乡镇(场、区),负责乡镇(场、区)新一轮“三万”活动的组织、指导和检查督办工作,及时解决“三万”活动中困难和问题。 在落实领导责任的同时,浠水县委把村村通客车作为“五星评创、阳光服务”活动的重要内容,强化县直单位及其工作队员的职责。明确规定,“规定动作”未完成县直单位主要领导人不松手,工作队员不出村。县“三万”活动领导小组还对每个乡镇指定一个牵头责任单位,协助县住点领导做好村村通客车的组织协调工作。通过建立 “四大家”领导分片包干、牵头责任单位包乡镇、乡镇党委政府负总责的工作机制,保证了村村通客车配套工程建设有序有效的开展。 3、破解难题,筹措资金。浠水县充分借鉴前四轮“三万”活动的成功经验,积极破解资金筹措难题,为全面完成村村通客车建设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县级层面上,主要从五个方面筹措活动资金。一是积极向上级争取村村通客车专项资金。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要求财政、交运等部门及时与省级业务主管部门联系和沟通,主动汇报浠水在村村通客车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争取上级的重视和支持;二是财政安排“以奖代补”资金1300万元;三是整合一事一议、林业、环保、国土、能源、水利、住建、人社等部门项目资金;四是省、市、县“三万”工作队解决部分帮扶资金。自开展第五轮“三万”活动以来,三级工作队共为全县649个行政村安排帮扶资金1326万元;五是组织开展 “支农惠民行动”,争取私营企业和工商业主为浠水“三万”活动贡献力量。到目前,全县私营企业和工商业主共为第五轮“三万”活动捐款500余万元。 在镇、村级层面上,一方面,采取对本地创业成功人士进行一次走访、打去一个电话、发去一封信或邀请参加一次座谈会的形式,积极向他们宣传开展“三万”活动的重要意义以及县、镇、村三级在为群众办实事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争取他们的大力支持,为建设秀美家乡捐资捐款,贡献力量。自第五轮“三万”活动开展以来,各乡镇(场、区)共接受本乡知名人士募捐资金3620万元。绿杨乡土桥村成功人士程同旺致富不忘乡土,多年来热心投身于村里的公益事业建设,自开展“三万”活动以来,年年向村里损款,连续几年为村里公益事业建设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争取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为“三万”活动捐资筹劳,建设秀美乡村。自开展活动以来,全县各地农民群众自愿捐资筹劳折合7935万元。 4、加强督办,转变作风。坚持把检查督办贯穿于活动始终。根据浠水县第五轮“三万”活动检查督办方案的要求,县“三万”活动领导小组每周组织一次强有力的检查督办活动,并定期印发督办通报。督促各行政村迅速制订兴办实事项目工程计划,按照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办实事项目建设进度。同时,检查督办以检查“三万”工作队员履职情况和各行政村兴办实事进度为主,主要检查工作队员驻村工作时间,是否开展了调研活动,有没有坚持写民情日记,开展工作是否有力,是否遵守有关纪律等,检查各行政村是否按照工程计划实施办实事项目。对作风漂浮,不坚持到岗开展工作的、对驻村不按要求做好本职工作的,坚决对当事人和所有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实名通报批评。并对尚未开工或进度迟缓的项目进行现场督办,限期完成工程任务。 四、坚持不断创新,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 浠水县不断创新长效机制,保证为群众兴办实事工程建设得起、能运行,有实效,确保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1、不断创新服务农村长效机制。今年初,浠水县决定开展“五星评创,服务农村”活动,结合“三万”活动的开展,对全县649个行政村派驻县直工作组,全年进驻到村,开展“三万”活动、农村社会管理、农村生态扶贫、农村基层党建、信访维稳、计划生育和村庄环境整治等工作,并细化各项工作目标和推进措施,建立科学的县直部门服务农村年度考核方案。考核结果作为县直部门年度考核的主要依据,并与县直部门奖优评行、干部提拔相结合。通过开展“五星评创,服务农村”活动,把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增强与人民群众感情制度化、长效化。 2、不断创新兴办实事监管机制。充分借鉴前四轮“三万”活动的成功经验,统一制订《浠水县“三万”活动兴办实事工作台账》,要求“三万”工作队员在台账里填写“三万”活动兴办实事主要内容、项目建设地点、投入资金额及资金来源渠道等,不但要统一向县“三万”办上报台账,作为检验“三万”活动效果的重要依据,而且还要在驻点村张榜公示,让兴办实事情况在全方位监管之下。一是接受群众监督。将兴办实事建设进度和建设质量交由群众说了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检验为群众兴办实事的唯一标准;二是作为检查督办的重要内容。通过定期开展检查督办活动,督促“三万”工作队和各行政村落实兴办实事项目工程计划,推进办实事项目建设进度;三是作为考核验收的重要依据。将“三万”活动兴办实事工程完成情况和群众满意度测评作为重要依据,并建立奖惩制度,对没有完成工程任务、群众满意度差的实事工程,“三万”工作队员不得撤出驻点村,不得列入评先表彰对象,不向工程建设村拨付“三万”活动“以奖代补”资金,并建立“销号”报告制度,直到全面完成工程建设任务,让人民群众满意。 3、不断创新农村通客车运行机制。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发展。围绕2015年实现村村通客车目标,广泛征求意见,编制完成了农村道路客运发展规划,并经县政府批准同意实施。二是确定了经营模式。鼓励和支持现有的规模化、集约化、服务质量信誉好、安全标准化程度高、经营管理好的道路客运企业、公交客运企业开拓农村客运市场。新进入市场的农村客运经营者必须实行公司化经营,坚持以乡镇为单位组建农村区间客运公司。全县16个乡镇场都组建了农村区间客运公司。同时统一了车型、颜色和统一标识,便于统一管理。三是制度化管理。县政府出台了《农村道路客运旅客运输班线安全通行条件审核细则》、《农村客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农村客运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确保“村村通”开得通、留得住。四是坚持激励推动。县委、县政府整合有关部门涉及项目资金用于村村通客车,出台了关于路基达标、错车台建设的奖补政策,激发了基层的工作积极性。 4、不断创新农村垃圾处理运行机制。一是建立科学的农村垃圾处理发展规划和监督体系。编制了《浠水县生活垃圾统筹治理规划(2014-2030)》,制订《浠水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督查方案及考评标准》。把农村垃圾处理作为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并纳入年度考核。二是通过建立和完善保洁员聘用机制、村级卫生自我管理机制和资金保障长效机制,促进保洁队伍建设,提高村庄垃圾收集、处理水平和能力。每个村都有一支保洁队伍、有一套保洁工具、有一笔保洁经费、有一个考核办法。村村建立环保理事会,制订村规民约,实现村民自我管理,形成村庄环境卫生管理的制度化、常态化。三是通过建立“两创”活动创评机制,努力促进乡风文明建设。以促进乡风文明、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大力开展“两创”活动。细化、量化“文明村”和“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标准,采取平时督查与组织评比相结合、村级组织之间和农民群众之间自评和互评相结合、肯定成绩与指出缺点相结合的方式,认真组织开展创评活动。四是通过建立集体劳动制度,努力提高群众维护环境自觉性和参与活动积极性。制订村级集体劳动制度,在规定的时间,组织农民群众集中进行卫生大扫除,提高环保意识和大局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