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综合种养是将种植与养殖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生态高效农业生产模式,因其可观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备受社会关注,在长江流域、大江南北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近年来,荆州市充分利用渔业资源丰富的条件和优势,大力发展水田综合种养,以“虾稻连作”为代表的种养模式正在引领传统水田农业的转型升级。
一、水田综合种养的实践、完善与提高
据记载,水田综合种养模式源于早期的稻田养鱼,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早在北魏时期贾思勰的《魏武四时食制》就有 “陴县子鱼黄鳞赤尾,出稻田,可以为酱”记载。湖北是最早开展稻田养鱼研究的省份之一,上世纪70年代,倪达书研究员在武汉东西湖开展稻田养鱼实验,80年代正式提出了稻鱼共生的理论。本世纪初,潜江市农民尝试在稻田里放养小龙虾,通过多年摸索和试验,发现在低洼田里中稻收割后,投放小龙虾,利用稻蔸作为饵料,次年5月前捕捞小龙虾,接着再种植水稻这种模式最适合,而且亩纯收入可达3000元左右。可观的收入、典型的示范带动了小龙虾稻田养殖的快速发展,并被总结为“虾稻连作”模式。
十几年来,小龙虾餐饮、加工和出口市场持续火爆,水田综合种养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以“虾稻连作”为代表的“鳅稻共作”、“鳖虾鱼稻共作”等多种综合种养模式在江汉平原方兴未艾, “水稻自己种,龙虾一起养”,水田综合种养模式与技术日趋完善,综合效益不断提升,促进了综合种养模式的发展。荆州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种养模式的推广,加强领导,制订规划,出台政策,优化服务,有力推动了综合种养模式的推广。至2015年底,荆州市已发展水田综合种养面积151万亩,产出水产品14.6万吨,分别占全省的50%,32.4%。
二、水田综合种养效益凸显
水田综合种养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粮渔共赢”,促进了国家粮食安全大战略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有机结合,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发展后劲。归纳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保护了生态环境。发展水田综合种养,必须保证水源质量,要求养殖户减少农药、化肥的投入,从而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创造了稻鱼共生共育的生态环境,达到了保护和修复生态的目的。稻杆还田,既为小龙虾生长提供饵料资源,也避免了秸秆焚烧,减少了大气污染。秸秆还田,对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起到了显而易见的作用。上世纪80年代全国第一次土壤普查,江汉平原土壤有机质含量在4.5%左右。本世纪初,土壤有机质含量降至2.5%左右。根据长江大学农学院多年试验研究证明,稻草直接还田每年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0.1%,长期坚持还田将会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还可为减轻雾霾做出贡献。当前,保护水域环境已成为荆州各地政府和虾农的共识,不少农民自发加入到沟渠、河流的管护之中,建立健全管护责任,有效防止了水污染现象的发生。
(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水田综合种养坚持“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水”的发展理念,选择低湖冷浸田作为发展重点,在水田四周开挖1.5米以上深的水沟,虽然水稻栽播面积减少了12%左右,但由于“回形沟”能降低水位,有效实施晒田,增加水稻有效穗和千粒重,能够达到稳定稻谷产量的目的。据统计,“虾稻连作”种养模式,一般可以亩产稻谷600公斤以上,产小龙虾200-300斤,纯收入可达3000元以上,是单纯种稻收入的3倍以上。监利县汴河镇匡老村徐金桥、柳湖村黎先进、茭牌村徐新春虾稻模式年亩平纯收入分别为2917元、4923元和3437.5元。在虾稻种养模式发展比较成熟的公安县麻豪口镇月湖村,全村412户就有350户从事虾稻种养,一个两口之家的20多亩水田就能实现10-20万元的年收入。该村种养大户龚德成,流转160亩水田开展“虾稻连作”,亩平纯收入超过6000元,年总收入近100万元,真正让农民成为了社会尊敬的职业。据月湖村村支书龚德才介绍,该村因发展虾稻种养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目前,许多农民买了车,盖了房,有的农民还每年外出旅游,调侃道“都是虾子惹得祸呀”。
(三)提高了稻谷品质。实行水田综合种养要求在防治水稻病虫害时只能使用低毒农药或者采取生物、物理方式防控,客观上提高了稻谷品质。稻蔸、稻杆和水中浮游生物为小龙虾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饵料,而且水田中小龙虾放养密度低、活动空间大、生长环境好,不易发生病害,品质同样能得到保障。这种通过生态种养生产出来的虾稻米和稻虾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公安县月湖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月湖村畔”虾稻米,虽然比市场价高出30%以上,但仍在周边省、市供不应求。
(四)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小龙虾养殖面积和产量的增加,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是带动了产地交易市场发展。在县、乡、村涌现出了一批经纪人,从事小龙虾捕捞、收购、分拣、销售,促进了农民就地就业。在监利县福田寺镇小龙虾交易市场,每年有一批50岁左右的农村妇女专门从事小龙虾分拣工作,她们每天收入在100元以上,一年有5-6个月的工作时间,可挣得2-3万元钱,实现了管老、管小和打工“三不误”。二是带动了小龙虾加工产业发展。受小龙虾国内外市场持续向好的影响,不少养殖加工企业纷纷投资小龙虾加工产业,如公安县双港畜禽养殖加工有限公司进一步扩大了小龙虾加工生产规模,公安县美斯特食品有限公司、海瑞水产有限公司,石首市好味源食品有限公司和洪湖市宏业水产食品有限公司,也都投资新上了小龙虾加工生产线。三是带动了小龙虾电商业发展,小龙虾经过简单的冷藏处理之后就能活鲜运输,非常适合网上下单、网下送达的电商模式,因而发展迅速。洪湖市德炎公司建成了中国最大的小龙虾电商交易平台。荆州区金鲤鱼在做实天猫旗舰店的同时,还通过“速卖通”等跨境电商平台将产品出口至俄罗斯等地。每年到小龙虾销售季节,都会有外地电商企业到荆州洽谈小龙虾电商业务,助推了小龙虾电商业的发展。
三、进一步推广发展水田综合种养的建议
(一)着眼长远,科学规划。确保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是发展水田综合种养的前提。近年来,我省通过探索推广水田综合种养模式,生产出来的“虾稻”、“稻虾”因品质优、价格好,既满足了消费者对优质安全农产品的需求,又大大提高了生产者的收入,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功范例,需要不断加以总结和完善。要坚持以提高种粮综合效益、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出发点,以低湖田、低洼田等低产田和水源充足地为发展重点,着眼长远,高起点、高标准制定好水田综合种养发展规划并严格实施。
(二)形成合力,搞好服务。抓好水田综合种养涉及多个部门,要求各相关职能部门统一思想,沟通协调,相互配合,形成共抓、共管、共推合力。要重点做好种养技术培训、种养标准制订、项目政策争取、基础配套建设、市场主体培育、农村土地流转、优质品牌打造等服务保障工作,进一步规范引导全省水田综合种养健康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因地制宜,打造品牌。水田综合种养作为一种生态种养模式,能够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认可,是因为它遵循了自然规律,实现了共生、共赢。如果盲目发展,一哄而起,就容易造成大起大落;刻意追求产量,甚至投放饲料养殖,将会导致污染严重、病害频发和蔓延,破坏生态环境,甚至可能给小龙虾养殖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所以,水田综合种养的推行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控制推广区域,控制单位面积的产出。同时,要扶持龙头企业倾心打造生态“稻虾”和“虾稻”优质品牌,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力度,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推动综合种养模式又好又快的发展。(荆州市委农办、荆州市水产局联合调研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