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劳务办
(2014年7月8日)
长期以来,黄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就业培训工作,把农民工就业培训作为黄冈市委市政府承诺的十件惠民利民实事之一,同时纳入市委市政府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坚持把发展农村劳务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作,始终坚持“两个结合”的原则(外出就业与就地就近转移相结合,全民创业与回归创业、招商引资相结合)。市直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把农民工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千方百计做好农民工转移培训、引导回归创业、加强维权服务、解决“三留”问题等各项工作,有力推动了全市农村劳务经济健康稳步发展。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已经成为我市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最大亮点。
一、全市农村劳务经济工作成效
总的来说,我市农村劳务经济发展呈现出持续健康稳步发展的良好势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务工收入持续增长,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突破一半。2013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966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农村劳务经济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全市以务工为主的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3518.3元,比上年增287元,比上年增长14.3%,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51%。全市外出务工人员中,月收入3000元以上的占49.06%;2000-3000元的占36.51%;2000元以下的占14.43%。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呈逐年增加趋势。
2、农民工就近就地转移成为新的发展趋势。目前全市外出打工人数148.77万人,全市返乡农民工达25万多人,同比增加10多万人。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减少,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逐步增多,已经成为农村劳务经济发展新的亮点。
3、农民工技能培训效果明显。去年全市共完成农民工转移培训6.5万人。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目标责任任务。
4、劳务品牌效应明显增强。截至目前,全省评定出的30个劳务品牌中,我市有7个列入其中,黄冈市七个劳务品牌分别是:“黄冈机加工”、“麻城海员”、“英山缝纫妹”、“团风建筑技工”、“团风钢构工”、“浠水窑炉工”、“武穴广济理发师”,数量名列全省第一。实现了市委市政府“打造劳务品牌,增加农民收入”,用品牌开拓市场的工作思路和目标措施。
5、农民工分布发生了新的变化。以往全市外出务工人员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一带,今年以来外出务工人员在地域和行业上形成了新的格局。据调查统计,外出打工人员分布在东部地区78.58万人,占外出务工人员的52.8%,同比增加1400人;中部地区58.3万人,占32.6%,同比增加2.3万人;西部地区11.87万人,占7.9%,同比减少1.6万人。按地域分布:县内乡外务工人员19.8万人,占13.3%,同比增加5.4万人;省内县外务工人员34.3万人,占23.1%,同比增加1.1万人;省外务工人员94.1万人,占63.1%,同比减少5.3万人。按行业分布:务工人员从事第一产业8.87万人,占6%,同比增加5700人;从事第二产业82.7万人,占55.6%,同比增加7000人;从事第三产业57.15万人,占38.4%,同比减少700人。
6、转移的组织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组织形式:一是自发,转移就106.88万人,占71.84%。二是政府组织,转移就业11.49万人,占7.7%。三是中介组织,转移就业10.49万人,占7.1%。四是企业招收,转移就业19.9万人,占13.38%。
二、全市农村劳务经济工作亮点。
1、农民工就业途径有了新的拓展。我市按照“政
府搭桥,市场运作,农民受益”的原则,多形式、多层次为农民工搭建就业平台,有效推进了农民工就业再就业工作。全市主要通过举办大型劳务招聘会和专业劳务市场等多种途径,为农民工创业就业提供发展平台。今年2月11日,市人力资源综合服务大楼广场举行的市区春风行动暨新春招聘活动中,共有4600多人进场求职,100多家企业为求职者提供了6000多个就业岗位,当天有1200多人达成就业意愿。在春节期间,我市各地纷纷抓住春节前后农民工集中返乡的时机,举办“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为返乡打工者和求职者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黄梅县把招聘会开到基层乡镇,送岗位到农民家门口。目前黄梅已在9个乡镇举办2014年“春风行动”招聘会12场,邀请100多家企业进场,提供招聘岗位1万余个,吸引了2万多名求职者应聘。红安县2014年“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进场招聘企业75家(包括联想、富士康等知名企业),其中园区企业28家,提供岗位8000个,1万余人参加报名招聘,其中现场达成意向合同的达4032人,元月份该县13个乡镇(场)、园区共组织招聘会14场,近8000余人与园区企业达成意向就业协议。武穴市“春风行动”现场招聘会有60余家企业提供5000多个就业岗位。黄州区召开各类企业用工招聘会8场次,发放招工信息公告2.6万张,印制就业政策宣传册1万本,组织市区企业参与招聘会150家,提供就业岗位1万个,组织农民工参与招聘会1.5万人次,意向签约5000人,已实际履约2600人;蕲春县多次开展专场招聘,为各类人员提供就业岗位1.44万个,帮助企业解决用工5586人。特别是近几年,我市通过招商引资,发展园区等多种途径,建成了22个工业园区,10多条民营街,4个创业基地。为农民工创业就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
2、农民技能培训有了新的提升。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运用“阳光工程”、“雨露计划”、“技能就业计划”等培训项目,按照市场用工和劳务品牌的需要,通过组织开展企业用工结构调查,加强与园区企业的联系和沟通,与企业建立定时、定点联系机制,主动为企业开展“订单式”、“对接式”、“储备式”技能培训,全力提高用工素质,引导他们从“洗脚上田”向“洗脑进城”转变,使他们有一技之长,增强了就业稳定性,提高了从业收入。市人社局主管的技工学校6所(其中国家级2所、省级重点1所)、劳动就业训练中心11所、民办技校75所、社区和乡镇培训网点206个都参与了农民工的培训,基本形成了较稳定的农村劳动力培训网络。市农业局依托各县市区阳光办建立培训基地59个,市扶贫办建立“雨露”计划培训基地12个,教育系统利用职业高中等教育资源积极开展未入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引导职业培训;妇联、共青团、科协、供销社等部门都形成各自的培训基地。各地依托培训基地,突出特色,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培育出了“团风钢构工”“荆楚缝纫妹”等劳务品牌。
3、劳务品牌效应有了新的增强。劳务品牌就是市场,就是效益。全市坚持从特色着眼,从培训入手,从争项目着力,强化品牌意识,加大劳务品牌培植开发力度,效果非常明显,已经取得成功经验和社会经济效益。2013年,我市劳务品牌从业人数达45万人,创劳务经济纯收入160亿元,占全市劳务收入的32%。如今,我市七大劳务品牌员工已成为用工市场的“香饽饽”。劳务品牌的增强带动了劳动力转移质量的提高和务工收入的大幅度增加。
4、回归创业有了新的发展。黄冈市委市政府把去年确定为招商引资年,极大地点燃了招商引资和回归创业热情,各县市和有关部门在创业场地、税收优惠、金融信贷、就业扶持政策、创业服务等方面鼓励和扶持招商引资和回归创业,为招商引资和回归创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农民工留在家门口创业带动就业已成为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一大亮点。蕲春县共有回归创业人员3200多人,完成投资100多亿元,兴办企业1000多家,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企业15家,安置农村转移就业6万多人。全县回归创业品牌效益明显,呈现出企业回迁、资金回流、能人回归的可喜局面。蕲春县的经验和做法在湖北决策调研和新闻网作了介绍,值得借鉴和推广。全市近年来投资10万元以上回归创业企业近万家,投资总额300多亿元,就地就近安排农村劳动力40多万人。特别是全市430名回归创业人员担任村主职干部,占全市行政村的10%,有力推动了全市回归创业工作。
三、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户籍制度问题
全市外出务工合法身份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处于“半市民化状态”。由于这部分没有城市户籍的人无法享受应该享受的教育、社保、医疗等诸多福利,给打工人员造成很多不平等。
2、合法权益问题。主要是拖欠克扣工资、工伤事故和重大疾病赔偿、生活居住等问题。目前,外出打工处于政府指导、市场择业、用人和就业双向选择状态。但是,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起步时间不长,很不健全,用人单位本来工资开的就很低,五大保险老板说了算,一般的没有买,你要做就做,不做就走人,规范一点的企业,买保险的也只是少部分人或中层以上人员,职工进保险的不多。打工人员处于劣势群体。
3、“三留”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教育;农村妇女精神和生活、农村老人的赡养问题成为农民工严重的后患之忧。据调查,全市外出务工的男性和已婚人员分别占60.25%、76.02%,留在家中务农的主要老人、妇女和儿童。务工人员长期在外,势必会影响子女教育、老人赡养、家庭稳定和社会安定。
4、整合培训资源和培训资金。目前我市培训农民工的部门和单位很多,主要是劳动部门的农民工技能培训、农业部门的“阳光工程”、扶贫办的“雨露计划”,还有妇联的巾帼家政、共青团的富康行动、教育、科技、科协、供销等部门都参与农民工培训工作。存在培训学校良莠不齐、培训资金分散使用、培训技术档次低、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四、几点建议
一是继续打造劳务品牌。进一步培植和打造新的劳务品牌,我市劳务品牌效应非常明显,已经取得成功经验。要继续实施劳务品牌创建行动,全市力争1-2年打造一个新的劳务品牌,带动劳务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二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我国目前有13个省市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二元户口性质划分,统称为居民户口。但这些不是完全的户籍改革。户籍改革从中央2001年户改文件下发,到2011年国务院文件《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出台,皆提出地级市以下市区全部放开户籍制度,但却迟迟落实不下去。今年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三项改革方案,其中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通过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解决好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让农民工享受教育、社保、医疗等同等福利待遇。
三是大力推进回乡创业。据今年“三万”活动期间的调查摸底,资产过千万的在外黄冈籍创业成功人士达到58408人,按性别分,男性占86%,女性占14%;按年龄分,20-40岁的占39.35%,40-60岁的占55.21%,60岁以上的占5.54%;按地域分,省内占34.97%,省外占65.03%;涉及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电子信息、金融投资、文化教育等20多个行业,涌现出了阎志、汪潮涌等一批灿若繁星的商界巨子、行业领袖和科技精英,他们既是黄冈的骄傲和“名片”,同时他们在奋斗中所积累的财富、人脉资源、创业智慧,更是推动家乡转型发展、促进乡亲致富小康的一座富矿。如何发挥亲缘、血缘、地缘优势,吸引更多在外黄冈籍成功人士创业回归、资金回流、技术回乡,回报桑梓,投资兴业,共襄盛举,是一项事关黄冈跨越发展的大课题、大战略。要大力扶持市外投资企业和市内各种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给予返乡创业者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支持;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涉及回归创业的行政审批事项和收费项目,推行联合审批,开展“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和承诺服务,开通回归创业“绿色通道”,降低审批门槛,让回归创业者回得来、稳得住、能致富。
四、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问题。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切实解决好农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幼有所学”等问题。重点将农村“三留守人员”问题纳入城乡统筹发展的整体规划,发展农村幼教托养以及养老事业,建立留守儿童社会救助体系,形成全社会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切实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五、切实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劳动保
障、司法、工会等部门和组织的职能作用,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
六、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建设和资金的整合。按照市场用工要求和市场用人机制,着力整合教育培训资源,花力气解决好当前培训学校良莠不齐、培训资金分散管理使用的问题。努力培训适应市场要求的农民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