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三农动态 > 县市区农办动态

产业旺起来 农民富起来——黄梅县推进产业扶贫见闻

时间:2018-02-27 09:16:22  来源:黄冈日报  作者:

 

    近年来,黄梅县把产业扶贫放在重中之重位置,把政府、市场主体、金融保险机构与贫困户捆绑在一起,实现“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促进了贫困户稳步增收。截至2017年底,全县通过发展特色产业13697户,占有劳动力贫困对象14877户的92%。
    “穷山村”变身“绿富美”
    1月30日,笔者来到鄂皖两省交界处的黄梅县柳林乡老铺村,看到村民陈远利正在晾晒腊鱼腊肉,门前的木架子上吊了十多串。
    “快过年了,好多亲戚来拜年,顺便来这里看玫瑰花,腊鱼腊肉要多备一点。”陈远利告诉我们,以前日子穷,过年怕家里来客,没有好饭菜招待人家,脸上挂不住。如今靠着党的扶贫政策和自己勤劳的双手,他去年终于摘掉了“穷帽”。
    年近50岁的贫困户陈远利,妻子瘫痪在床,还有两个未成年的孩子,以前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前年村委会介绍我到玫瑰园打工,月工资2500元,加上自家的几亩油茶园,现在一年能挣三四万元。”盘算着一年的收入,陈远利喜上眉梢。
    柳林乡集山区、老区、库区于一体,山多田少,是全省27个红色贫困乡镇之一。经过逐步发展,昔日的“穷山沟”实现华丽转身,变成远近闻名的旅游景区,柳林的人气旺了,老百姓的荷包鼓了。
    老铺村党支部书记陈燎原介绍,2014年老铺村引进黄梅县瑞坤旅游开发公司,投资2亿元打造了集玫瑰谷漂流、龙池河大峡谷、伊甸园玫瑰观光园三大景区于一体的柳林玫瑰谷生态旅游风景区,每年可吸引10万人来此旅游。
    游客多了,老铺村“农家乐”趁势而起。贫困户赵德洪在政府的贷款帮扶下,是最早一批发展“农家乐”的村民。现在他家的“农家乐”在当地小有名气,年纯收入6万元以上。
    通过旅游业的发展,老铺村解决村民就业200余人,发展农家乐20余家,为村民户均增收1.6万元,实现了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
    老铺村的发展是黄梅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黄梅县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出五祖洪楼、苦竹养马、大河吴祥等一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和蔡山梅园、独山富源葡萄庄园、苦竹香樟园、杉木樱花园等一批生态景区。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贫困户脱贫解困,仅2017年就让800多个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路。
    “五金扶贫模式”走出新路
    离开柳林乡,笔者来到黄梅县停前镇万亩油茶基地,漫山遍野绿意盎然,焕发出勃勃生机。
    油茶基地负责人、湖北龙成生态农林综合开发公司总经理吴伍平介绍,他们积极响应“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脱贫行动,与停前镇签订帮扶协议。2年多来,公司以停前镇刘壁村为中心开发跨乡镇的连片油茶基地2万余亩,探索出“五金扶贫模式”,走出一条绿色生态产业扶贫的新路子。
    “五金扶贫模式”:土地流转得“租金”。每户贫困户荒山流转后,每年可得租金。基地就业得“薪金”。该公司从当地农户中聘用农民工,优先聘用148户贫困户到基地务工,让他们一边拿工资,一边掌握油茶种植栽培管理技术。委托经营得“酬金”。油茶栽下后,公司将油茶园反向承包给农户管理,每亩管理费300元至500元。超产提成得“奖金”。在反向承包管理中,对超出基本产量的部分,实行公司与农户3:7分成。以农户承包管理50亩油茶园为例,管理酬金和超产奖金两项每年最低可增收2万元。订单生产得“订金”。贫困户可在房前屋后或自留地自主种植油茶,由龙成集团与贫困农户签订油茶鲜果保价收购合同,代购油茶苗,提供技术指导,订单保价收购油茶果。以农户种植200棵油茶为例,盛果期年收入可达1.2万元。
    40多岁的贫困户张群英孤身一人带着两个上学的孩子,家里仅靠种田入不敷出,2015年经村委会介绍到龙成公司务工后,当年就实现了脱贫。“家里还有5亩田流转出去种油茶,收入还不错。现在不仅有了稳定收入,关键还学了门油茶种植技术。”张群英喜笑颜开。
    自2014年以来,该公司产业基地和扶贫工作覆盖到3个乡镇的8个村,流转荒山土地2万余亩,带动农户1300余户,户均增收1.2万元。其中贫困户470余户,帮助他们实现脱贫增收。
    特色产业助力扶贫开发
    产业旺起来,农民富起来。近年来,黄梅根据独特的地理特点和产业分布实际,通过发挥72家龙头企业和800多个专业合作社的结对帮扶,着力形成“多村一品、一镇一业”的特色产业格局。龙头企业通过统一种植、统一良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带动全县贫困户增收致富。
    在北部山区,依托龙成油茶公司等建成5万亩油茶基地,依托万果食品公司建成3万亩加工型红薯基地,依托紫玉蓝莓加工项目建成2万亩蓝莓基地,依托黄梅禅茶项目建成5万亩茶叶基地。
    在中部湖区,依托康宏粮油公司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稻虾综合养殖、水产品养殖加工等扶贫产业,新增标准化水产养殖基地5万亩,发展“虾稻共作”综合种养基地18万亩。
    在南部沿江地区,加大蔬菜产业的扶贫力度,发展设施蔬菜近5万亩。
    除了发展旅游产业、生态种养产业促进扶贫帮困外,该县还大力推进光伏产业扶贫。截至2017年底,该县共建成67个光伏扶贫电站,总装机8316KW,可带动3432户贫困户年增收3000元。光伏产业已成为贫困户增收的“绿色银行”。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发挥“挑花之乡”的资源优势,推进黄梅挑花产业化,按照“公司+农户”的运作方式,全县发展挑花公司8个,带动妇女足不出户在家中利用闲时从事黄梅挑花产品制作,让2000户贫困户年均增收3000元。全县80个职业半职业黄梅戏剧团年演出3300多场,社会力量兴办黄梅戏音乐会馆20余家,为近2000名演职人员搭建了致富金桥。
Copyright © 2015 黄冈市农办 鄂ICP备1201098号
主办:中共黄冈市委 黄冈市人民政府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地址:黄冈市黄州区七一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