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战略任务,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模式。笔者近期赴浙江省平湖市鱼圻塘村,就该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建设模式开展了调研,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有了深入了解。调研发现,鱼圻塘村作为拥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村子,抓住了浙江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的机遇,不仅整治了农村环境,改善了社会服务,提升了乡村的“颜值”,还通过挖掘和培育特色乡土文化等举措,丰富了美丽乡村的文化内涵,实现了从传统农村到具有特色的美丽乡村的蜕变。
四个实践
鱼圻塘村位于浙江省平湖市北郊,由9个村合并而成,是平湖市最大的行政村,鱼圻塘村的集镇区域已有800多年历史,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浙江省相关政策的支持下,鱼圻塘村积累了一定的发展基础,于2013年成功申报“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创建计划,得到了各级财政资金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
打造宜居乡村。鱼圻塘村邀请平湖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对美丽乡村建设进行规划设计,在听取了市、镇主管部门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鱼圻塘村确立了“五结合”的原则,即结合新社区建设、结合解决村民群众问题、结合本村民俗文化特色、结合生态自然环境、结合长效管理,为美丽乡村的创建提供了合理规划。鱼圻塘村的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可以总结为“美化、洁化、绿化”这三个方面。“美化”工作围绕着住房进行。鱼圻塘村投入35万元改造红卫河、集镇农房的外立面,统一刷白;在集镇、赵家坟、小新村等自然村落农居点,投入10万元制作文化墙,融合村里的民俗文化,在墙上绘制有关农村建设、计划生育、科普宣传等内容。鱼圻塘村在集镇地区建新社区,在基础设施上投入资金250万元,征地80亩,规划总户数150户。“洁化”工作是指鱼圻塘村通过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生猪减量等举措,疏浚了河道,实现了生猪清零,改善了生态环境。“绿化”工作体现在鱼圻塘村投资100万元建设绿地公园,其中红卫河北侧建成了2000平方米的村落小公园,集镇北侧建设9000平方米的绿地公园,在村主要入口设置了景石,这些举措大大增加了村里的植被覆盖率,也为鱼圻塘村创建了新的风景。
挖掘历史遗产。鱼圻塘村注重挖掘村里的历史遗产,保护村庄传统文化,延续乡土文化血脉。鱼圻塘村的集镇区域是南宋时期宋军为清除海盗、兴修水利所建的驻守大营故地,即鱼圻塘塞,这里有纪念南宋抗金名将刘錡大将军的刘公祠,鱼圻塘村先后投入510万元对刘公祠整体规划、扩建,建立展览馆、钟鼓楼等。刘公祠内陈列着以最粗、最重被纳入“大世界基尼斯”的蜡烛。每年重阳节、春节期间,总有慕名而来的香客、游客汇聚到鱼圻塘村,自发举办起“鱼圻塘”庙会,这种传统延续至今,成为鱼圻塘村的一大文化特色。鱼圻塘村还有浙北最大的露天戏台“鱼香戏苑”,这是村里1996年投资50多万元修建的,可容纳万人看戏。刘公祠和鱼乡戏苑是村里民俗活动的集中地,不仅有村民在刘公祠里迎大蜡烛、逛庙会、看民俗文化表演,还吸引了大量游客来观光。
鱼圻塘村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上也注重发掘和传承。《鱼圻塘龙旗龙伞舞》是当地失传已久的非遗民间舞蹈节目,起源于南宋时期,舞蹈再现了刘錡大将军在鱼圻塘要塞剿匪安民时出征、凯旋的场景。鱼圻塘村邀请市文联的老师来重新挖掘编排这一舞蹈并参加交流演出,获北京市第29届龙潭庙会金奖和韩中国际“木槿花”奖等多项奖励,高水平的表演不仅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打响了鱼圻塘村的知名度。
扶植当代乡风。在重视村庄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同时,鱼圻塘村还通过多种手段培育了当代乡风。2012年,鱼圻塘村投入30万元兴建乡风文明馆,馆里设立民俗文化、乡风文明、乡贤名人、战斗英雄、村庄发展等展区,通过实物、影像资料、文字和模型等形式宣传展示,馆内所有的农耕器械等展品都来自村民们的无偿捐赠。乡风文明馆展现了原汁原味的村落文化,再现了鱼圻塘村的发展轨迹、文明乡风、道德先进人物等,打造成了青少年教育基地。
乡风文明的塑造还需要现实中的榜样,鱼圻塘村在农村社会治理上引入了村里德高望重的退职村干部、老党员等“乡贤”,推选这些人担任村民小组长、河道保洁员、垃圾收集员、水利道路维修员、党员先锋站站长等,让他们活跃在村子里,服务村民,调解纠纷。
为了引导村民形成文明家风,鱼圻塘村开展了星级家庭评比。2014年,鱼圻塘村的星级评比扩展到“十星”,文明户可分为守法星、致富星、卫生星、孝敬星、和睦星、公益星、义务星、诚信星、文教星、绿色星等十项内容,让农户自评、互评,再由村组审议、公示,评上星级户的家庭在家门口挂牌展示,做得不好的摘星,通过村民间舆论的力量引导农户在生活中积极挣“文明分”,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培育文化生活。鱼圻塘村采取多样的方式在村民的生活中培育文化元素。鱼圻塘村里建有文化大礼堂,基于村民的情况和需求举办学习班和讲座。在2016年暑期,针对村里青壮年打工,家里老人带孩子的普遍情况,鱼圻塘村请来了老师专门为村民做“隔代教育讲座”,与老年人就摆正心态、教育孩子等方面进行了交流。2009年,退休教师于照法被聘为鱼圻塘村“春泥计划”流动辅导站的文化辅导员,几年来,于老师利用寒暑假免费教村里孩子写作、绘画、剪纸、拉二胡、书法等,丰富了孩子的假期生活。
鱼圻塘村每年都举办春节联欢晚会,由企业赞助,村民参与演出,激发村民观看演出的热情。除此之外,鱼圻塘村还有自己的村歌《醉美鱼圻塘》,村歌里表露了鱼圻塘村的人文特色和精神气派。在调研期间,笔者赶上新埭镇泖水乡歌的交流赛,各村的代表分别表演了自己的村歌。他们以艺术的形式,塑造着村庄的集体文化认同感。
三个效果
凝聚了民心。鱼圻塘村关注并满足了村民的实际生活需求,通过综合举措把旧村打造成了美丽宜居的村落,所任用的村里德高望重的乡贤群体,也成为行政力量与村民之间的有效缓冲。鱼圻塘村在培育当代乡风时,采用家庭评星级的方式,在邻里舆论中激发村民的荣誉感,从而主动改变生活方式。村民在村里的生活更加和谐、方便。各种文化活动加强了村庄的互动与沟通,凝聚了民心。
形成了特色。鱼圻塘村挖掘了历史文化,投入大量资金修缮刘公祠,延续并发扬了庙会传统;修建鱼乡戏苑,构筑村里的历史文化空间;重新编排《鱼圻塘龙旗龙伞舞》,传承了文化遗产;建造乡风文明馆,实体化了乡村记忆。村里不仅环境美了,生活服务方便了,而且村庄的人文内涵得到了大大提升,这些使得鱼圻塘村的美丽乡村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具备不可替代性。
增加了收入。鱼圻塘村依托当地特色文化,做“名人、名节、名戏”的文章,走出了一条旅游文化兴村道路,通过土地流转,鱼圻塘村还发展了特色农业、引入工业企业。这些举措推动了鱼圻塘村的商贸发展,提升了集体经济实力,丰富了农民的就业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2015年全村总产值达到10亿元,农业产值4933万元,工业产值9.1亿元,三产服务业479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6189元,同比全国农民人均收入高一倍有余。
三点启示
鱼圻塘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形成了一个有特色、可复制的美丽乡村模版,从其建设实践中可得出几点启示。
合理规划,找准亮点。在一些地方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做表面文章,缺乏长远合理的规划,换一届领导换一个方案,导致很多烂尾工程产生。鱼圻塘村用了三年的时间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离不开前期全省推进乡村建设的积淀,也离不开符合村内实际情况的合理规划。美丽乡村并非千篇一律,应既有乡村之美,又有地方文化特色,“谋定而后动”,明确方案中建设的方面和达成的标准,使美丽乡村的建设既能保有地方特色,又能高效稳步推进。
发扬传统,形成特色。鱼圻塘村每年重阳节在刘公祠迎请大蜡烛、举办庙会文化艺术周,是对传统的延续,也是对传统的创新。这种创新意味着一整套通常由已被公开或私下接受的规则所控制的实践活动,具有一种仪式或象征特性,暗含着与历史的连续性。鱼圻塘村的实践卓有成效,围绕刘公祠举办的活动既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也增强了文化艺术的交流,让鱼圻塘村有了地方传统文化特色。这让我们看到,传统并不是古代流传下来的固化的陈迹,而是当代人依托习俗根据新的文化需求的创造。
转换视角,激发认同。在鱼圻塘村的案例中,“第三方视角”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它能够通过视角转换达到增强村民文化认同感的作用。乡风文明馆通过展示村庄的历史发展和农耕文化等内容,让村民以旁观者的视角来反观自己的日常生活,如农具是从农耕活动中凝练出的物质符号,成为馆内展示的藏品,意味着在村民熟悉的生计中嵌入了文化感。鱼圻塘村的民俗文化吸引着远近的游客,游客本身属于村落中的“第三方”,当他们游览观光进到村子后,村民也能意识到村落传统文化习俗的价值,产生文化和群体认同感,形成内生的凝聚力。(作者: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王佳星 龙文军 任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