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调研决策

依靠群众力量托起美丽乡村---关于武穴市大法寺镇美丽乡村建设的调查

时间:2015-06-30 10:23:00  来源:市农办调研组  作者:

大法寺的经验和做法很好,请各地认真研究、学习、借鉴,大力推进我市美丽乡村建设。

                                    刘雪荣

                               2015年 6月29日

       大法寺镇,位于武穴市西南部,是一个七分山丘、三分平畈的传统农业乡镇,曾以香火旺盛的大法寺和阳城晒烟、大屋雷油面等特产而闻名,也曾因民风彪悍、经济发展滞后、村庄环境脏乱差而“出名”。全镇财政收入在武穴12个乡镇中位列倒数第三位;近半数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在5万元以下,农民人均纯收入只相当武穴平均水平的80%。自2011年起,大法寺镇抓住“三万”活动契机,以村庄环境整治为突破口,以发动群众主动参与为立足点,坚持不懈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涌现出“油菜花海”崇山、“渔耕小镇”西畈等一批美丽乡村建设和绿化示范村。黄冈市新农村建设暨城乡一体化现场会、武穴市连续三年的 “三万”活动现场会均在该镇召开。一个镇村经济条件一般、农民群众并不十分富裕的地方,实现由脏乱差到洁绿美的蝶变,美丽乡村建设走在武穴其他乡镇的前列,诀窍是什么?带着这样的疑问,6月上旬,市农办组成调研组走进大法寺,对大法寺现象进行了一番探究。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只要真正坚持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力量,汇聚群众智慧,解决群众问题,不论是县域镇域比较富裕地方,还是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地方,应该也可以让乡村环境变得更美丽、农民生活变得更美好。

 一、“大法寺现象”的基本经验

 初夏的大法寺乡村,尽显诗情画意。穿行村头巷尾,道路干净整洁,房前屋后绿树成荫,农民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映衬着美丽乡村建设的累累硕果,我们真切感受到群众思想行动从“等着建、 要我建、逼着建”到“我要建、 自己建、争着建”的巨大转变。这一切源于在美丽乡村建设实践中,大法寺镇探索出的组织发动群众“法”。  

 (一)凝神聚气法。工业无基础、区位无优势、资源无特色,创造美丽乡村、美好生活的路在何方?大法寺镇首先从提振精气神、营造大气场开始。一是深入开展思想大讨论。乡镇党委政府先后组织开展“新时期、除旧习、不做群众尾巴”,“比奉献、勇斗争、我是党员我自豪”,“看言行、比实绩、百姓点头才是真”,“高扬旗、大踏步、全民聚力再争先”等主题思想大讨论和“领导常谈心、干部常学习、党员常活动”等“三常”系列活动,激发镇村干部、党员的争先创优热情,干事创业干劲。二是广纳民意定准目标。镇党委、政府结合“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组织镇村干部走访农户,听取民意,征询发展建议。经综合梳理,“改善农村环境状况”成为最广泛、最集中、最迫切的要求。为此,镇党委、政府确定了“建设特色生态园林镇”的目标,重点推动镇区建设提档升级,着力推进郑席线、石大线风景带建设,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全覆盖。正是依据民意民生导向,从群众最关心、最不满意的事情抓起,使目标接地气、贴民意,成为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巨大动力。湖咀上村群众吴碧波感慨地说:“村干部为老百姓办实事,我要全力支持他们的工作,还要动员群众做干部的靠山,为村里的发展出力。”三是用美好蓝图托起共同梦想邀请一流资质的设计单位专家到重点示范村把脉问诊,高起点编制了“建设特色生态园林镇”建设全域规划并通过召开代表会、入户宣传、发放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公之于众,让美丽乡村建设愿景家喻户晓,借以点燃群众心中最美的乡愁。如西畈村村两委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经专家论证,确定“一山一带一湖五区”的发展规划,即依托阳城山脉及其附近浅山生态涵养带构建山、林、水、垸“四位一体”的文明村庄;以现有的农耕地,打造农业观光带;以马口湖为依托,建设马口湖农庄;以其特有的资源,建成马口湖农庄休闲区、翟氏宗亲文化体验区、抗日爱国教育区、油菜花海观光区、渔耕文化体验区,并在内设置固定宣传栏,向群众宣传展示建设规划图,给广大群众勾勒出一副“看得、算得、数得”的发展梦想

  (二)自上而下法。大法寺镇始终坚持“要想群众干,党员干部先干;要想村组动,镇直机关先动;要想农村美,镇区先美”的思想理念,突出党政机关、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作用。一是镇区做出样子。乱搭乱建是影响村容村貌的“老大难”,拆违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往往会因阻力大半途而废。镇党委政府决定先拿镇区街道的违建物“开刀”, 并郑重承诺“只要镇区有一处违建未拆,村组拆违就不动,村组已经拆违的,镇里负责恢复”。 承诺是金。以拆违为重点的城管会战,率先在镇区打响。仅用半个月的时间,镇区116户商铺出店经营、私搭的户棚,30处违规建筑物全部拆完,而且没有一处反弹。拆违后,又大力实施镇区形象提升工程,对人行道、下水道、路面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道旁绿化、街区亮化、店门招牌美化等,城镇面貌焕然一新,让群众看到了党委、政府开展环境整治的坚定决心。四年来,全镇拆违1200多处,没有发生一例上访。二是党员干部立起身子。实行“党员干部包亲友、机关部门包门前、村组包乡邻”包保责任制,镇、村干部负责自家或者亲戚家、镇党政机关部门负责门口及周围、村组负责村里村外的违棚、猪圈、厕所的拆除,整治好周边环境。李边村的老村长甘愿作出个人牺牲,率先拆掉了自家的猪圈,不要村集体补助。三是群众甩开膀子。采取“群众先动手、镇才补助”的建设方式,提升群众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各垸场、村小组在开展村庄整治之前,必须做到“两个到位”,村民自发拆违全部到位、资金筹措全部到位。凡是两个任务没有完成的,镇级财政不补贴,村集体不帮忙,以此“逼着”各村小组长和村民先动手、后伸手,有效减轻了镇村工作压力

(三)因势利导法。针对群众不敢干、不会干的问题,通过培植典型村,宣传先进事例,“以小见大”凸显美丽乡村建设大风景。村庄环境整治启动初期,镇一级突出办好大屋雷、八峰、下郑、西畈、下郑等8个示范点,形成特色,树立榜样。村一级整治工作不一下子全面铺开,而是选择一个村民小组(或者自然垸)先期启动建设;村民小组(或者自然垸)按照“因地制宜、量入而出、先急后缓”的原则,选择一到两项建设任务做好做成,然后再逐步推开,以点带面、连点成线。同时,大力总结推广典型村(组)的建设经验组织其他村组干部群众到典型村组参观通过示范改变群众思想,用群众自己身边看得见感受得到、学得会鲜活事例来激发群众建设愿望,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村庄整治是怎么一回事,要建成什么样子,怎样建设,建成后的好处,既增强了群众建设的信心,又激发了群众不等不靠、争先实施、主动投身的建设热情。当看到隔壁村道路干净平坦,房子宽敞明亮,环境优美整洁,上桂村原本在外经商的老板桂堂松“心痒”了,主动请缨回村竞选村支部书记,带领全村村民加入到美丽乡村建设行列。一石激进千层浪。一个示范村或者一个小组的环境整治搞得像模像样了,第二个、第三个示范村或者村小组就会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主动要求建设。全镇只有首批安排的示范村是由镇党委政府确定,后续推进的村都是村民主动要求启动,比原计提前两年实现村庄整治全覆盖。如今,在大法寺镇的村庄环境整治中,不是干部动员群众,而是群众主动要求干部建广场、搞绿化、清垃圾,群众把美丽乡村建设真正当成了自家事。

 (四)鲶鱼效应法。村老干部、无职党员、群众代表懂政策、有威信、识大局,既是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也是激活群众的“鲶鱼”。为了解决“干部干、群众看”,“剃头挑子一头热”的问题,大法寺镇十分注重发挥这群特殊“鲶鱼”的作用,让他们亮身份、当好群众的主心骨。一是建立“五包十联”包保机制。要求一名无职党员或群众代表联系十户群众,负责卫生保洁、计生协管、矛盾纠纷调解、结对帮扶和政策宣传工作,全镇1.5万户农户,实现了包保全覆盖。李边村陈道士垸农户居住分散,村情复杂,组织发动群众困难相对较大。负有包保责任的党员亲自上门耐心细致地做好村民工作,主动协调,使村庄环境整治工作顺利进行。二是广泛开展“民主评议、设岗创星”活动。由各村“两委”退下来的老党员干部牵头组织评委会,每月对支部党员进行一次集中评议。在评议过程中,各位党员先介绍自己及亲友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表现,并自我评定等级,随后全体党员就每个人介绍情况的真实性、全面性等逐一评议,最后实名制打分评定星级,评委会将星级牌逐一挂上门。通过活动的开展,全体党员在村庄环境整治活动中个个争先,带头出钱出力,没有一个拖后腿。八峰村党员、群众代表筹资120万元,对5个自然垸进行垸场整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信息广的党员纷纷带头创办企业和基地,引领发展,如崇山村党员代表带头成立合作社,发展金银花基地150亩;垸阁村党员积极带头创业,创建垸阁万头养猪场。党员积极行动,好似一条条“鲶鱼”,搅活了农村的一池春水。

(五)双向推动法。大法寺注重正向引导和反向激励相结合,营造创先争优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一是正向引导。把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列为镇三级干部大会上唯一发奖金的奖项,按照不同档次分类评比,参加哪一类由各村年初自报,年中和年底检查考核,对优胜者分别奖励3万、2万、1万,以此鼓励个个争当示范村。近四年,大法寺镇累计拿出120多万元用于奖励示范村。二是反向激励。每季组织一次村庄整治拉练评比活动,由百名群众代表和村支部书记、镇干部共同参加,每次拉练排出前五位和后五位村,分别执行奖罚各1000元。同时,召开评比会,会上要求各村支部谈感受,说不足,群众代表当面提意见、提要求,最后所有拉练人员就村庄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实名制打分,当场晒“成绩单”。拉练点评会上,辣味十足,群众代表直言不讳,往往让村干部面子挂不住,屁股坐不住,促使各村各组不动不行,不快不行,不建好不行。胡咀上村在评比中落后,群众代表现场质问村干部,为什么工作落后?大家条件差不多,为什么别的村能搞好,我们村就搞不好?会后,村干部负重加压,启动了300米循环路建设工程。通过拉练评比活动的开展,真正拉近了村与村之间的差距

(六)借力使力法。大法寺镇坚持“群众的事群众办”,有效解决了“钱从哪里来、建管怎么办”的难题。一是凝聚民力解决资金难题。在资金筹措上,创造了“六个一”的办法,即盘活存量资产挤一点,项目对接争一点,部门、企业帮一点,民间个人捐一点、一事一议补一点,争取政府奖一点。他们利用春节、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在外人士回乡时机,组织开展“道德大讲台”、“村民拉家常”等活动,宣讲村组发展愿景,得到了本土乡贤的踊跃支持。李茂洪村一次性民间筹资达60万元,上桂村‘群众拉家常’活动现场筹资32万元。全镇10个示范村平均筹资达70万元,一般村平均在20万元以上。据我们了解,四年来大法寺镇用于美丽乡村建设投入6000 万元,其中一半以上由群众自发集资、投工、投劳完成。二是借用民力解决建管难题。鼓励广大群众因势造景、见缝插绿、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开展自主建设,群众的创造力尽情迸发。利用楠竹、香樟、柑橘等乡土植物,作为绿化树种,装点镇村;废弃旧屋、牛栏、猪圈,种植花草、苗木改造成小花园;拆下的青砖黑瓦变成仿古建筑物,不起眼的乱石堆砌成假山,既节约了建设成本,又打造了生态亮点。八峰村采取“地(旧宅基地、空闲地)属权益不变、村组统一绿化、户主要用收回、苗木由村迁移”的办法,实现了村庄绿化。武钢退休工人吴雄军夫妇回到老家李边村,一个义务当起保洁员,维护村庄环境卫生;一个义务当起文化培训员,带领村组妇女学跳广场舞,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引导各村制订《村规民约》、《门前屋后三包管理制度》等,让农民群众管好自家房前屋后的卫生,既提高了农民的文明素质,又提升了村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

 二、“大法寺现象”的启示

   无论是美丽乡村建设,还是新时期的“三农”工作,应该“以政府为主导,群众为主体”,而在实际工作中,群众主体往往缺位。如何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大法寺镇的生动实践、积极探索,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启示一:坚持谋事找群众商量、过程让群众参与、结果向群众通气。大法寺镇建设目标定位时,先调查民意,让每家每户充分发表意见,集思广益;具体操作时,“模式由群众定、任务由群众选”,让群众作主;在推进中,推行“建设由群众投工”的方法,除技术难度高的项目找专业施工队伍外,能由村民投劳的不投资;拉练评比由群众代表打分,评比结果及时在镇政府网站和支部党务公开栏上公示。坚持让群众自主选择、自主参与、自主评判,最终让群众满意,这正是衡量美丽乡村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尺。

启示二:坚持用群众来教育群众,用群众来引导群众。组织发动、教育引导群众,大法寺党委、政府没有大包大揽,而是注重靠无职党员、老干部和群众代表来做群众思想工作,统一群众思想。像在拆违上,由村组自行组织,在全体户主会上确定拆违方案,采取自己表态,会上集体劝说。劝说效果不理想的,由党员、群众代表上门做工作,近亲长辈包保,直到思想做通为止。这些党员和群众代表本身就是群众,长期生活在群众中间,最熟悉村组实际,最了解乡亲冷暖,让他们来教育引导群众最能掐住“时机”、把准“火候”, 群众也更容易信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启示三:坚持做一件、成一件,件件像样,赢得群众信任。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既要有毕其功于一役的决心,又要有久久为功的耐心和恒心。大法寺镇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没有急于求成,而是从花钱最少、见效最快的村庄环境整治抓起,从一组乃至一个自然落抓起,把建设任务逐步细化分解,不断丰富建设内容,集小胜为大成。看似春风化雨,实则润物无声, 让群众看到“美丽乡村”并非水中月、镜中花,镇党委和政府动真格、不来虚,说话算话,不搞一阵风,最终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启示四:坚持充分发挥群众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妙方在民间,关键在发现。美丽乡村建设中,难题不少。大法寺镇充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发现群众创举,因陋就简、变废为宝、就地取材,办成了很多花小钱甚至不花钱的实事。这些办法,对我们作为欠发达地区来讲,显得格外重要。

“大法寺现象”的出现,仅仅只是全市“三农”发展的一个靓丽缩影;大法寺镇委、镇政府摸索出 “六法”,也仅仅只是群众工作实践的管中一豹,但它的意义就在于群众工作是常做常新的工作。只要我们守护了群众工作这个生命线,用好了群众工作这个传家宝,不断创新新办法、新方式,乡村的美丽愿景就不再是一种期许,农民的尊严生活就不再是一种奢望。   

 (黄冈农办调研组负责人:市农办主任朱冬明;执笔人:市农办副主任董本汉,副科长华玲)

Copyright © 2015 黄冈市农办 鄂ICP备1201098号
主办:中共黄冈市委 黄冈市人民政府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地址:黄冈市黄州区七一路8号